著名的“196堆”誕生記
22
◎ 劉聚奎 口述 核動力院宣傳部 整理
1963年3月至1969年8月14日,是我國第一座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即“196”反應堆)總體結構方案論證、辯論和確定技術方案的時間,距今已經(jīng)過去50來年了?;仡櫘敵鯀⒓游覈?96”反應堆研發(fā)的一些往事,依舊歷歷在目。
早期實驗室
“196堆”曾有三個技術方案
1962年8月,我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第715所。經(jīng)過考核,我和同班同學楊棟、沈抗、柯小寧被分配從事潛艇反應堆結構設計研究工作。1963年3月,組織派我到401所47-1室反應堆結構研究室從事“196”反應堆結構方案的設計與論證工作?!?96”總體方案論證工作在彭士祿領導下統(tǒng)一進行,潘系人具體安排布置,包括反應堆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統(tǒng)。
我和柯小寧為一個小組,楊棟、沈抗為另一個小組,張漢周為第三個組。三個反應堆總體結構論證小組雖然各有不同的技術方案,但總體技術要求是一致的?!?96”反應堆總體技術要求是經(jīng)當時的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對國內(nèi)生產(chǎn)能力和工業(yè)水平調(diào)查研究后確定的,包括艇推進功率反應堆熱功率、反應堆冷卻劑流量、反應堆冷卻劑工作壓力、主蒸汽壓力和溫度、壓力容器內(nèi)徑、材質(zhì)和壁厚、核燃料及濃度、堆芯235U裝載量、堆芯工作壽期、堆化冷卻劑流程、艇殼直徑、燃料元件幾何尺寸與包殼材料等。
遵照統(tǒng)一技術要求,提出了以下三種堆結構總體方案:我和柯小寧提出束棒控制燃料組件堆芯下底板鎖緊方案,稱做組合控制棒議案;楊棟、沈抗提出“片系”堆芯控制方案;張漢周完成方形燃料組件,十字形控制方案。經(jīng)民主討論,當時的“片系”控制堆結構難以實現(xiàn),十字形控制棒需要增加跟隨體,使堆高過大,艇體容納不下,組合控制棒堆芯不均勻系數(shù)小,滿足總體要求,最后確定組合控制棒為“196”堆結構主攻主案。
我們在方案論證時敢想敢干、敢于創(chuàng)新
“196”反應堆結構方案論證工作的勝利完成,為關鍵設備研制和“196”工程上馬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適應當時國內(nèi)經(jīng)濟與生產(chǎn)條件,“196”堆滿足了裝料少、燃料濃度低等條件,使工程得以很快上馬。
在“196”反應堆結構方案論證期間,國內(nèi)核技術水平較低,核電尚屬空白,參考資料主要有美國希平港核電站、美國“薩瓦娜”核商船、教科書格拉斯登“核工程原理”以及蘇聯(lián)“列寧號”破冰船的一些零星信息,以及幾篇國外公開發(fā)表的資料。雖然重視國外資料的消化、吸收及其轉用,但“196”反應堆問題是復雜的,因此,在如何滿足總體要求的思想指導下,必須敢想敢干,敢于創(chuàng)新。在1963~1964年期間,我們獨立提出的一臺控制棒驅動機構拖動多根細棒控制棒,比美國“楊基諾”核電站束棒控制公開發(fā)表早兩三年,而束棒控制使壓水堆功率輸出增加20%~30%,是壓水堆發(fā)展史中的一個里程碑。這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青年工作者們的勇氣和創(chuàng)新精神,也體現(xiàn)出技術指揮者的英明與果斷。
“196”反應堆方案論證歷時不到兩年,其后的技術方案進展順利,無根本顛覆性問題,歸其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調(diào)查研究深入充分,根據(jù)國情確定了總體技術要求,在技術上有困難,但可以克服,技術指標基本現(xiàn)實可行;二是充分發(fā)揚技術民主,誰提出的技術先進合理,就采用誰提出的方案,而且采取大辯論大民主的方式確定議案;三是組織指揮集中統(tǒng)一,管理層次簡單有效,核動力一、二回路重大技術問題由彭士祿總師拍板定案,大大減少了文山會海造成的人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四是繼承了自1958年以來的研究工作,壓力容器銅材與核燃料等的研制都是提前安排在國內(nèi)有關科研院所經(jīng)刻苦攻關完成的。
我繪制了“196堆”第一張結構總圖
“196”反應堆結構方案論證期間,在彭士祿、潘系人直接領導下,我和同事們共同提出了總體技術方案,得到大家贊同和組織領導的采納,同時領導指派我負責繪制出第一張反應堆結構總圖,供大家對方案討論和改進。1965~1970年期間,我在燃料元件組(即202組)從事“196”燃料組件結構總體論證與初步設計工作,此間完成的主要工作是編制燃料組件總體結構論證書并繪制出首張燃料組件總圖,在試驗研究基礎上與沈陽彈性元件廠合作,研制出滿足要求的特種形狀彈性燃料元件定位格架。20多年的經(jīng)驗表明,我們的獨創(chuàng)元件定位結構性能可靠,與國外的改進結構是基本一致的。
“196”反應堆結構方案的論證與確定,已經(jīng)過去50年了,是值得回憶和紀念的往事。在當時國外資料很少、國內(nèi)技術水平較低、又無經(jīng)驗的情況下,我們用不到兩年時間,成功地論證并確定了“196”反應堆結構方案,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為“196”工程快速上馬,以及為工程進一步開展技術設計、重大設備研制、關鍵技術突破和實驗驗證、“909”基地建設等,確立了基本依據(jù)和必要條件,是我國核動力歷史發(fā)展中值得總結、繼承和紀念的一個歷史豐碑。
(劉聚奎,1962年8月畢業(yè)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被分配到北京第715所,從事潛艇反應堆結構設計研究工作,1963年3月派到401所47-1室反應堆結構研究室從事“196”反應堆結構方案的設計與論證工作。在彭士祿領導下參與了我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裝置總體方案論證工作,從此終生致力于我國潛艇核動力技術研發(fā)。)
策劃:楊金鳳
編輯:申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