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作槳勤奮作帆的張煥喬,一個純粹的核物理科研人
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先生在食堂碰見一位貧困生,便將自己身上的錢都給了他,并囑托他好好學習。隨后,老先生走出校門,準備搭公交回家,才發(fā)現(xiàn)身上一分錢也沒有,甚為尷尬。
這位老先生便是張煥喬,我國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先后從事中子物理、裂變物理和重離子反應的實驗研究,為我國第一臺中子晶體譜儀和第一臺中子衍射儀的建成做出了重要貢獻。對于他來說,物理可謂是畢生的摯愛。
張煥喬在巴蜀中學
擇愛
發(fā)憤好學,樂以忘憂
1933年12月,張煥喬出生于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原四川省巴縣)土主鎮(zhèn)向家坪村毛家崗的商人家庭。父親因為深受知識貧乏之苦,所以極端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為他取名煥喬,希望兒子以后的人生能夠煥然一新、像喬木一樣一生陽光、正直、高大。
張煥喬從小生長在鄉(xiāng)間,雖然農村經(jīng)濟落后,但卻能近距離接觸自然。他腦子里不斷生出各種問題:太陽為什么從東升起又從西落下,為什么晚上會有流星從天空劃過,荷葉上的水珠為什么呈圓球形等等。這是關于自然的啟蒙,也是他后來愛上物理的先機。
張煥喬快樂的童年在初中升學時結束了。1945年,小學畢業(yè)的他到重慶報考南開中學。原本滿懷信心,但在看到國文試卷上的前兩道題國音符號題時,他就懵了。長期于農村從未學過國音符號的他只能大眼瞪小眼,并最終名落孫山。此時,他才知道自己缺失了什么,但他相信只要努力勤奮,就一定能趕上。
之后,他被父親送到樹人初級中學先修班讀書。在那里他刻苦讀書,重新補習小學的語文和數(shù)學,扎扎實實自學了一年之后,于1946年考上巴蜀中學。
當時他本想再次報考南開中學,因巴蜀、南開、清華等知名私立學校同一天進行入學考試,時間沖突,不得不放棄。
巴蜀中學學校條件好、師資力量強,中學生涯的學習讓張煥喬開始見識到知識殿堂的宏偉迷人。在巴蜀就讀期間他還獲得了“張啃書”的雅號。
初中畢業(yè)照
張煥喬真正對物理感興趣,是在高中時期。當時,他喜歡在圖書室看一些科普雜志,如《科學畫報》《知識就是力量》,愛因斯坦、因費爾德著的《物理學的進化》《物理漫游記》和《趣味物理學》等。當讀到原子核嬗變時,他想如果自己長大了也能做這種工作,把普通金屬變成黃金,讓老百姓富裕,國家富強,該多好??!
高中畢業(yè)后,張煥喬經(jīng)過多方考慮,報考了武漢大學物理系并被錄取。大三時,他自學完成了弗拉索夫著的俄文原版《中子》一書,期末時他被分到金屬物理專業(yè)學習。
張煥喬大四那年,國家授權北京大學從全國各地的重點大學選出99名優(yōu)秀學生組建北大核物理專業(yè),張煥喬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被選中。
1956年在北大讀書時的張煥喬
與各名校選出來的尖子生一起到北大讀書,對他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他又一次感受到差距,但是卻從不氣餒,拼命自學追趕。
也許是因對核物理的熱愛,雖然學習生活辛苦,但他不以為苦,反以為樂,正像愛因斯坦所言,對于一切來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開拓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前身)中子物理研究室,先后師從戴傳曾先生和何澤慧先生,并參加了中子晶體譜儀建設和中子物理實驗工作。
張煥喬在工作中給自己設定了具體的目標,他堅信“科學是沒有止境的,自己要在科學上做出點成就來?!睉{著一腔熱血與腳踏實地,在幾年內,他從一個實習研究員到助理研究員。
志向和熱愛是實踐工作的雙翼,他參加了研制我國第一臺中子晶體譜儀和中子衍射儀的工作,為在核反應堆上開展慢中子譜學和固體物理研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56年至1958年間,在戴傳曾先生領導下,張煥喬與同事自力更生,因陋就簡地將原中央研究院長期閑置的一臺三十年代生產(chǎn)的X光衍射儀改建成一臺高分辨的中子晶體譜儀。正是在這臺譜儀上發(fā)現(xiàn)了我國核物理的第一個高頻壓電振蕩可以導致石英單晶的中子衍射強度顯著增大的現(xiàn)象。
在參加長春光機所建造的另一臺晶體譜儀的組裝過程中,他提出采用銦箔補償鋼帶厚度的建議,解決了多次返修鋼帶輪都不能保證晶體臺與計數(shù)管支承臂1:2聯(lián)動精度指標的問題,其水平可以與當時國際上最高水平——哥倫比亞大學在BNL堆上建立的中子晶體譜儀相比擬。
1960年,張煥喬負責將這臺晶體譜儀改建成了中子衍射儀。后來,我囯第一顆原子彈用的點火中子源小球均勻性的檢驗就是在它上面完成的;α碘酸鋰在外場下中子衍射增強也是在該儀器上發(fā)現(xiàn)的。
這兩臺儀器連續(xù)可靠使用了二十多年,在我國核物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58年在原子能所工作的張煥喬
1973年為國防需要,張煥喬帶領小組,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條件,用兩年多時間,在國內首次制成大體積載釓閃爍液體探測器、載量達105毫克钚的快裂變電離室(過去僅1毫克钚水平)和高穩(wěn)定性的脈沖數(shù)目分析器。這項成果獲1978-1979年度國防科委重大成果二等獎。
20世紀80年代初,原子能研究所籌建串列加速器,張煥喬又把注意力轉移到壘下重離子熔合反應。
1982年1月,他應邀訪問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里亞洛國家實驗室,參加在XTU-16串列加速器上的重離子熔合反應實驗研究,建成靜電偏轉分離器,負責完成重離子熔合反應的檢驗實驗。
1983年8月,張煥喬(左)參加意大利國際核物理大會與黃祖洽在比薩
1997年,張煥喬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他任中國物理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1999年,他任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另外,他先后任《Chinese Physics Letters》第5屆編委,《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第6屆、第7屆編委,《原子核物理評論》第4屆編委,《物理》第7屆和《中國科學A》編委,任英國物理學會北京代表處J.of PhysG和Eur.Phys.J.A評審人,并數(shù)次被邀請擔任國際學術會議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2000年,張煥喬(中)與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的同行合影
達爾文說:“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睆垷▎痰某晒ν瑯尤绱?。
立魂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小時候的張煥喬,與一般的孩子沒兩樣,也是貪玩的。捉蟲子、釣魚、爬樹等等都玩過,對《薛仁貴征東》《羅通掃北》也曾產(chǎn)生過興趣。但到中學以后,他的興趣便有了明顯的取向,他對數(shù)理化、自然科學,特別是原子核物理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把興趣變成了志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始終不渝地去追求它、堅持它。
張煥喬如饑似渴地一心扎進書本里,閱讀了很多科普書籍。無論在重慶還是武漢讀書時,當?shù)氐闹包c他都沒去過,在他的心中,感興趣的科技書籍永遠比那些景點更能引起他的興趣。
他認為時間寶貴,與其去景點游玩一整天,不如在書中徜徉一下午。
1996年張煥喬在意大利做實驗
在北京大學,他接觸到了夢寐以求的核物理專業(yè)知識,于是就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大師的講課和課后的復習中。初到工作崗位,在人才濟濟的原子能所二室,他更加發(fā)奮學習、工作,甚至他把疊被子的時間都省下來用在學習和工作上,黨支部書記王廷夫還曾在全室大會上表揚過他。
他是純粹的科研人和實干家,一輩子沒有當過“官”,只對學術感興趣。他的樂趣不在于游山玩水,不在于欣賞娛樂節(jié)目,也不是體育,而是科學知識。他享受獲得新知識、得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案及其取得的好結果的喜悅。因此,雖然他整天忙于看書、忙于實驗、忙于思考,并從未感到疲倦。
他為人低調節(jié)儉。即使在當選院士后,每次出差仍然坐經(jīng)濟艙。他沒有因當了院士而高人一等,仍然做人真誠,謙虛求真,業(yè)務上有拿不準的地方就主動向相關人員請教、討論,沒有半點院士的架子。
不少人稱他為平民院士,對他的實干、謙虛、節(jié)儉、正直、嚴謹贊不絕口。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喜作舟。高爾基說,天才是由于對事業(yè)的熱愛而發(fā)展起來的。因為熱愛,所以能夠全身心投入,并以之為樂。從勤奮而發(fā)光的張煥喬身上,也許我們能找到成功最簡單的秘訣——興趣和努力。
張煥喬
(1933.12-)
核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文:采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勤奮加執(zhí)著成就的核物理學家:張煥喬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
2.《采集工程張煥喬資料長編》,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
3.《我國首顆原子彈能點火 他功不可沒》,華龍網(wǎng)
4. 本文圖片來源于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